防雷接閃器及避雷針的要求
11.2接閃器的要求
依據 GB50057—1994(2000年版)附錄四確定接閃器的保護范圍。
除第一類中的防雷爆炸危險環境建筑物應設計獨立接閃器外,其他建筑物可在自身設計接閃器。
獨立接閃器與需要防雷空間內任何金屬設施間的距離應滿足表12的要求。
當存在因雷擊可能發生混凝土碎塊墜落的事故隱患時,中高層以上的建筑物不應采用暗敷接閃器 的設計。
接閃器和引下線的材料、結構和最小截面的要求見表13。
表13 接閃器和引下線的材料、結構和最小截面
a 熱浸或電鍍錫的鍍層最小厚度為1以m。
b 鍍鋅層宜光滑連貫、無焊劑斑點,鍍鋅層最小厚度為50以m 。
c 僅應用于接閃桿。當應用于機械應力(如風荷載)沒達到臨界值之處,可采用直徑10 mm、最長1 m 的接閃桿,
并增加固定。
d 僅應用于人地之處。
e 鉻≥16,鎳≥8,碳≤0.07。
f 對埋于混凝土中以及與可燃材料直接接觸的不銹鋼,其最小尺寸宜增大至直徑10mm 的78mm2(單根圓鋼)和
最小厚度3mm 的75mm2(單根扁鋼)。
g 在機械強度沒有重要要求之處,50mm2(直徑8mm)可減為28mm2(直徑6mm)。在這種情況下,應考慮減小
固定支架間的間距。
h 當溫升和機械受力是重點考慮之處,這些尺寸可加大至60mm2(單根扁形導體)和78mm2(單根圓形導體)。
i 避免在單位能量10 MJ/Q 下熔化的最小截面是銅16mm2、鋁25mm2、鋼50mm2、不銹鋼50mm2。
i 厚度、寬度和直徑的誤差為±10。
12玻璃幕墻
建筑物玻璃幕墻應與現有的均壓環或引下線做可靠的電氣連接,均壓環的設計技術評價應符合第10條的要求,同時均壓環應在每個幕墻金屬預埋就近處預留≥d8的熱鍍鋅圓鋼,并與幕墻的金屬預埋件焊接,焊接長度應滿足表5的要求。
幕墻金屬構件的上下邊及側邊封口、沉降縫、伸縮縫、防震縫應采用柔性導線跨接,銅質導線截面積宜不小于25mm2,鋁質導線截面積宜不小于30mm2,跨接應采用搪錫端子。兼有防雷功能的幕墻壓頂板宜采用厚度不小于3mm 的鋁合金板制造,壓頂板截面宜不小于70mm2(幕墻高度不小于150m 時)或50mm2(幕墻高度不大于150m 時)。幕墻壓頂板體系與主體結構屋頂的防雷系統應有效連通。
最新資訊文章
- 氣象局公布防雷安全重點單位
- 廣東省防御雷電災害管理規定
- 如何防雷電,防雷電小知識
-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防雷安全知識
- 《防御雷電災害管理規定》
- 防雷器的基本知識
- 雷雨季節來臨,如何做到建筑物的保護
- 防雷接地的科學做法
- “小蠻腰”廣州塔為什么不怕雷擊?
- 東莞選擇防雷檢測公司的注意事宜